產品分類
聯系我們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行業新聞 > 新聞新聞
“中國制造2025”將帶來有哪些機遇與挑戰?
1、支持經濟轉型、服務實體經濟
中國中小型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特別是直接融資難一直得不到合理的解決,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金融資源在供給與需求間存在嚴重的錯配關系,部分壟斷行業可支配資金過量,同時最有活力的中小企業市場主體面臨貸款和融資成本過高的問題。李克強總理在多次會議中強調,要在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穩定性、連續性的同時,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用好增量、盤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經濟轉型升級和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中國制造2025”傳承了互聯網的基因,通過減少信息不對稱,實現去中介化和去壟斷化,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提高效率,改善用戶體驗。金融業要支持實體經濟轉型,在關注社會融資規模的同時更加關注融資結構,將資金發放于效率較高、轉型較快的行業和企業,提高資金配置效率,提升經濟增長質量,并通過發行債券、股權和短期融資融券等多種形態的市場化融資工具籌集資金。
圍繞“智能工廠”,傳統企業將實現升級轉型,金融機構在此過程中可為企業打造量身訂制的金融服務方案,通過嵌入式金融服務,以點帶面地逐步向橫向和縱向延伸,形成全方位、實時的專享金融服務,通過全面、實時的掌握企業的各種經營管理數據來預判企業的經營狀況和發展趨勢,并實時計算企業的經營風險,確保金融機構的資金安全。通過嵌入式的深度服務流程,加強與企業的相互依存度,有效實現金融機構與企業的同呼吸共命運的共同發展。
2、提升用戶體驗、增強用戶黏性
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以及數字化的興起正在深刻改變著客戶的金融意識和行為,客戶主動獲取信息的愿望及希望主導自我金融服務和投資決策的需求更加強烈,希望得到24小時全天候的貼心服務,并能逐漸實現更多互聯網和移動渠道的服務。在“中國制造2025” 下,金融業可以通過預測客戶需求,根據客戶變化情況做出響應,及時提供相關的解決方案,助力客戶實現目標。
圍繞“智能生產”,傳感器、云存儲、以太網以及大數據技術等均是智能工業化實施的關鍵要素,部分高新小企業作為新一代智能化生產技術的供應商和使用者,也將因此而受益。金融機構可以通過服務這些高新小企業,逐漸提高他們的依賴性和黏性,最終形成長期合作的感情基礎與智能化服務基礎。
“中國制造2025”將帶來金融業的智能化提升,圍繞“智能服務”,金融機構可在智能物流、智能城市等服務產業提前布局。通過訪問由各種智能設備獲取的數據,物聯網銀行可為客戶提供全面的個人財務狀況說明,并實時更新。銀行還可以利用自身數據驅動的洞察來預測客戶需求,提供相應的建議、產品和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做出明智而穩健的財務決策。有助物聯網銀行成為客戶恪盡職守的管家、出謀劃策的顧問、以及無微不至的服務商,在提高客戶忠誠度的同時,提升附加服務的可能性,在服務客戶的同時獲得相應收益。
3、布局全產業鏈金融服務
在“中國制造2025”體系中,可通過互聯網和物聯網整合現有物流資源,調動物流資源供應方的效率,使需求方能快速獲取服務,智能化物流將緊密連接產業鏈的關系,使資金流行更加快速高效,地位更加突出。金融機構可提前布局為智能物流提供智能化的全產業鏈金融服務,以產業鏈的核心企業為依托,針對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制定差異化、個性化的金融服務標準,為企業提供綜合解決方案。
城市公共服務將會因智慧城市建設而大大提高智能化公共服務水平;物聯網的接入正在使智能醫療和智能健康服務成為可能,推動醫療健康產業的新跨越;污染源的聯網將使得智能環保成為現實,環境污染將得到實時監控,推動環保產業大發展;車聯網將使售后服務變得更加精準、高效。金融機構以智能化服務主動介入,更好地為智能服務提供金融服務。